板舵人講舵 -Prelude/序
在說舵的重要性跟五個元素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舵在長板衝浪時的基本功能性跟角色 (不考慮板緣/Rail、板尾/Tail Shape、翹度/Rocker、重量/Weight、慣性/Inertia 跟整體的板型還有當天的浪況跟浪點)。只是簡單的分以下的幾個基本分類,來評估舵的重要性,跟當天需要用那種舵來配置:
- Paddle - 划水追浪時,好配合你的核心、好啟動、好配速。
- Takeoff - 包含fadeaway take off (aka faded take-off, fading the take-off, Fade: On take-off) ,啟程時好確定下浪角度,跟可隨意的利用fade來幫助你待在關鍵的位置。
- Bottom turn - 舵在浪底迴旋上扮演重要角色跟支持你愛的風格,不同的舵有不同的浪底迴旋的時機、板緣包覆的程度、迴旋延滯感(有些人很愛這個感覺)、跟最後出彎的加速感 (i.e Flex 舵會鞭打/Whip~ 流體動力學沒和諧時還會有蜂鳴聲/Humming幫你歡呼!)。
- Trimming and In-trim - 不管你是在板尾踩在舵上、立正站好在板中央、單或雙🦶板頭駕乘等等方式,來切著浪壁加速以達到Effortless Glide。舵的驅動力/Drive跟弧度/Rake,配合板型會有加分效果。
- Cross-step - 舵的穩定性是走板的重點,當然大菜刀是這個項目的最佳選擇。但很多高手選擇大Base/底座的全方位舵,保存著走板需要的穩定性,但得到其他的優點像cutback的靈活度跟豐富一點的轉向風格。
- Noseriding - 單腳駕乘重心在後腳時的加速,跟完全locked-in在口袋時的雙腳駕乘來減速,以達到”完美的平衡”的境界。那這時後你最不想看到的就是,舵沒有足夠的Hold來支持板尾的包覆性,造成可能的打滑~
- Cutback - 是take-off後最忙的一個部分,很多高手不停的利用各種風格與技巧,來把板子的重心跟配速調整在最理想的位置。也是用舵用最多的部分,當然不同舵配不同板型在cutback上全然不同!
- 最後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不斷的重複第4到第7 ,補足滿滿的快樂與微笑 😊 & Vitamin SEA